1.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医学等知识,具备正确诊断和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识别重大疾病并提出转诊建议、辨识急危重症并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及时转诊、实施慢性病管理和社区疾病康复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预防医学
(2)专业核心课程: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 中医基础与适宜技术 急救医学 全科医学概论
(3)专业拓展课程: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等
(4)实习实训环节
实习:在校内外进行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基层医疗常用诊疗技术、急救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等实训,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等。
实训:在卫生行业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感染科、五官科门诊和病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选派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人员,组织开展专业对口实习,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
3.学制与学位
学制:三年
学历:大专
4.专业特色
临床医学专业本专业注重“岗课赛证”融通,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1+X 产后康复”“生殖健康咨询师”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临床技能大赛、全国网上急救技能邀请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有关内容及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价值体系课程,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体现以岗位职业标准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5.毕业要求
(1)思想道德素养要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可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操行分考核符合学校规定的及格等级。
(2)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分,方准予毕业。
(3)体质要求: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能测试必须达到50分。
(4)实习要求:必须在二甲级别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实习满40周。
(5)毕业相关要求:获得职业等级证书至少1个(生殖健康咨询师或保健按摩师(三级工/高级工),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合格。
6.就业前景(职业面向)
面向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职业,产后恢复咨询师、生殖健康咨询师、紧急救助员、保健按摩师等职业领域。
7.实训基地

图一 临床实训室——手术室(洗手间)

图二 临床实训室——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