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专业简介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简介

作者:临床与康复学院   时间:2025-06-12   点击数:

1.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中医药健康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中医康复理论等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康复评定、中医康复治疗等专业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中医康复治疗、保健调理、保健按摩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核心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人体形态与机能、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基础、中药与方剂基础、诊断学、临床疾病概要、中医康复学。

(2)专业核心课程:经络与腧穴、康复评定技术、中医传统治疗技术、推拿治疗技术、传统运动疗法技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

(3)专业拓展课程:小儿推拿、急救医学、医学影像学、产后康复。

(4)实习实训环节:校内实训拥有中医康复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包括超过10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提供给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能够开展中医康复技术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稳定。

3.学制与学位

学制:三年

学历:大专

4.专业特色

(1)课程体系特色上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络腧穴学、中医诊断学等中医基础课程为基石,深入学习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中药外用等。还设置人体结构与功能、诊断学、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等现代医学课程,使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康复方法。达到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型技能。

(2)文化传承与创新特色上,着重中医文化教育,将中医文化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开设中医文化课程、举办中医文化讲座、开展中医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历史、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等,培养学生的中医文化素养和职业认同感。科研创新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比赛中鼓励学生以中医康复技术作为研究内容探索创新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3)国际交流与合作特色方面,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师生互访等活动,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动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国际化发展。比如,学院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师远赴马来西亚,与马来西亚玛莎大学开展中医康复技术的国际交流,共同探索中医康复技术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应用,通过交流获取的宝贵教学经验,融入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5.毕业要求

(1)思想道德素养要求: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可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操行分考核符合学院规定的及格等级。

(2)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3.5学分,方准予毕业。其中完成全部集中实践教学活动,获得55学分;任选课必须修满8学分,专业拓展课必须修满12学分。

(3)体质要求: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能测试必须达到50分。

(4)实习要求:必须在二甲级别以上的医院或企业顶岗实习满40周时间。

6.就业前景(职业面向)

面向康复治疗师、中医理疗师、保健调理师、保健按摩师。

7.实训基地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石林西路2号   邮编:550081
版权所有: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0211号

手机版